生氣的離開博物館,多出一個小時,想到Madeleine區這有間Ladurée,就決定到那吃個甜點消消氣。位於皇家街(Rue Royale)16號的Ladurée,是1862年Louis Ernest Ladurée所創建的麵包店(原來我誤打誤撞來了創始店),1871年巴黎公社起義,麵包店被燒毀,爾後他在此新開一家糕點店。在法蘭西第二帝國時,咖啡館不斷發展,變得越來越豪華,Ladurée也成為巴黎最負盛名的聚會場所之一,又過了幾年,巴黎的文學界和沙龍不再流行,Louis Ernest Ladurée的妻子Jeanne Souchard想到以巴黎式咖啡搭配糕點的作法,成為巴黎最早的茶室(salons de thé)之一,那個年代,女性不被允許進入咖啡館,因此茶室的出現,成功的為女性提供享受聊天時光的空間。(註:維基百科則說Jeanne Souchard是Louis Ernest Ladurée兒子的老婆,嗯?好亂喔)
Ladurée最有名的甜點是馬卡龍,電影「巴黎敗金女」及影集「花邊教主」裡都出現過Ladurée的馬卡龍,2011年,也被選為摩納哥親王婚禮的構思馬卡龍。但年紀越大、越怕甜,當服務員送上菜單給我時,我任性的捨棄知名又昂貴的馬卡龍,選個有點好奇的Tarte Tatin,雖然菜單上述明這是蘋果塔,但很納悶為什麼會取Tatin的名字,是不是跟韃靼人有什麼關係?因為法文的讀音有相似。後來才知道Tarte Tatin源自位在法國Loir-et-Cher的Hôtel Tatin,飯店當年由Stéphanie與Caroline Tatin兩姐妹經營,關於Tarte Tatin最有名的說法是Stéphanie原在製作傳統的蘋果派時,不小心將奶油與糖煮蘋果烹煮間過久,便將派餅皮放在蘋果鍋頂部,想搶救蘋果派,並將整個鍋放在烤箱中迅速完成烹飪,弄倒顛倒的甜點,意外獲得酒店客人的滿意,因此中文通常將Tarte Tatin稱為「翻轉蘋果塔」。除了Tarte Tatin,也點了壺早餐茶,我知道應該點個Ladurée招牌的瑪麗安東尼茶(Marie-Antoinette Tea),但個人喜愛簡簡單單的茶,混著玫瑰花瓣、柑橘和蜂蜜的複雜茶款一向不是我的菜。
餐點還沒上桌前,順便來說說這用餐環境。一進入Ladurée,就會出現有禮貌的服務員上前服務,他帶我到右手邊另一個用餐空間,因為是一個人用餐,所以容易被安排到很奇怪的位置,這次的位置又是靠著角落,而且是在玻璃甜點櫃旁,等於是在服務員工作區旁,一個個美如藝術品的甜點就在我身邊,有些無法自拔的一直望向它們,環顧四周,一屋子座滿了人,打量大家的穿著,其實都挺休閒的,還有幾個人桌上擺著筆電在做事情,嗯?所以巴黎Ladurée是像台灣星巴克的場所嗎?原以為是個貴婦們優雅喝著下午茶的地方。服務員手腳很俐落,本以為這種名店的服務員會愛理不理人、速度如烏龜一般,看來我對巴黎Ladurée有太深的誤會。
沒多久餐點就送上來了,除了Tarte Tatin,還附了杯鮮奶油,有些疑惑它的用途,這時服務員倒是很法式地不解說,大概他心想Tarte Tatin這種知名的甜點,大家都知道怎麼吃,但我當時的確不知,事後才知道Tarte Tatin食用時,通當會搭配打發鮮奶油或香草冰淇淋(我比較希望附上的是冰淇淋)。早餐茶則是使用銀製茶壺送上,店家很貼心的在把手外套上防燙的紙套,紙套上還印著一個大大的L,讓我終於有在名店喝下午茶的感覺。主角Tarte Tatin果然不該人失望,美味至極,切成薄片的蘋果,雖然是層層堆疊,但透過久煮,柔軟細緻,近似入口即化,滋味甜蜜中帶著自然的微酸,底下的餅皮不過厚、不過薄,餅皮與蘋果的搭配可說是黃金比例,奶油香及水果的清爽,每一口都是享受,而且一個份量也不算小,吃完之後,足足夠我到羅浮宮撐到晚上。今年七月在台北一家自己也很喜愛的甜點店也點了份Tarte Tatin,但真心覺得無法跟Ladurée所做的相比,這次寫遊記才發現Ladurée的Tarte Tatin曾被Les Echos Weekend報導為最好吃的五家Tarte Tatin中的第一名,果然好吃到本人這普通的舌頭也能分辯出什麼是真美味。
寫於2020年8月15日
[參考資料]
無緣的le Musée du Parfum Fragonard
Ladurée - notre histore
Hôtel Tatin的Tarte Tatin歷史
Ladurée Paris Royale
地址 16 Rue Royale, 75008 Paris, Franc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