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19

Published 3月 19, 2021 by with 0 comment

小雪紛飛下的里加 (I)

對我來說,旅行最有趣的事之一,莫過於到訪一個帶來驚喜感受的新城市。而里加就是其一。

身為世界遺產的里加舊城區距我們的公寓不遠,所以這天不開車,完全是徒步行程。一出公寓,眼前的城市風貌讓我感到有些驚艷,寬廣的大路上覆著靄靄白雪,兩旁則是的寒冬下枯幹的林木,一輛藍色的舊式路面電車正好經過,畫面好似蘇聯電影場景一般。

畫面好似蘇聯電影場景

靄靄白雪及寒冬下枯幹的林木

拉脫維亞國家劇院
(Latvijas Nacionālais teātris)

上次提到我們到里加的時間,已是晚上10點多,白天走在路上,才發現里加的建築比塔林壯麗、雄偉許多,或許因為曾為經濟強大的漢薩同盟一員、又或者因為曾是瑞典最大的城市、亦或是近代新藝術建築所影響,這座城市有種說不出的獨特之美,很有味道,讓人印象深刻。


里加聖雅各伯教堂
(Rīgas Svētā Jēkaba Romas katoļu katedrāle)
為里加的羅馬天主教教堂

拉脫維亞議會
(Latvijas Republikas Saeima)

第一站我們來到里加最古老(15世紀末期~16世紀初期)的民居建築群「三兄弟屋」(Trīs brāļi),名字源自塔林類似的倉庫「三姐妹」。建在狹窄土地上建築物組合,代表中世紀民居的不同發展階段。「三兄弟屋」中,最古老的建築為白色部分,屬哥德式建築,內部包括一個大房間和用來當作儲藏室的閣樓。中間的建築則為荷蘭風格主義(Mannerism),最後一間狹窄的建築,則為巴洛克式建築。在修復過程中,所有三棟建築物的後院都連結在一起。

三兄弟屋前的路太窄
我無法拍到全景
所以借維基的圖一用


三兄弟屋的室內圖
(圖片來源:官網)


很好奇什麼是最浪漫的咖啡店

冬季寧靜的里加街道

再往前走,來到友人推薦參觀的景點,里加大教堂(Rīgas Doms)。始建於1211年的教堂,是波羅的海國家最大的中世紀教堂,為信義會(Evangelical Lutheran)教堂,在漫長的歷史中,里加大教堂歷經多次改建。個人覺得教堂艷麗的橘紅外觀比莊嚴的白色內部更吸引人,教堂迴廊上放置著汰換下的雕像及物品,友人便心血來潮與她兒子玩起尋寶遊戲,我則細細品味著雪花紛飛下,教堂肅靜寂寥之美。

里加大教堂北面外觀

里加大教堂對面的Art Museum Riga
應屬新藝術風格的建築

大教堂廣場
好吧,以北歐小國淡季來說
這樣的遊客量其實還算蠻多的

里加大教堂中殿

應是從教堂塔尖汰換下的風向雞
據說身為海港城的里加很依賴風向
聽說風向雞一面黑色、一面金色
金色那面朝城區就要趕快逃跑

雪像是在中庭鋪上銀色地毯

迴廊裡放置許多看似汰換下的物件
都相當精美


感覺有些童趣的石塊

小雪紛飛下
教堂肅靜寂寥


教堂不知跟羊有什麼關係?


資料來源:


寫於2021年3月19日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