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者紀念碑一路再往前走,就會看到貝倫塔(Torre de Belém)。
貝倫塔經常被描繪為歐洲大發現時代(Age of Discoveries)的象徵,以及葡萄牙或里斯本的代名詞。貝倫塔建於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 de Portugal)時期,於1520年完工,用來紀念達伽馬成功航海世界一周,同時為貝倫區的港口及傑羅尼莫斯修道院提供防禦之功能。
建築風格上,大量使用了摩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藝術元素,如,崗亭頂端胡椒粉盒形狀的炮台。另外,塔上亦也裝飾了許多曼努埃爾式的 象徵物,如,粗厚的石繩環繞塔身,點綴石結、渾天儀或是耶穌十字,以及一些其他的動植物元素。其中,還有座位在崗亭底座的石雕犀牛也很吸引人,顯示了葡 萄牙航海家探索海外的功績。不過,我到的時候,忘了看這隻犀牛,有點可惜。
8年前的回憶可能真的太久,剛翻出幸好當年有寫的遊記來看,2015年的貝倫塔就很有名,塔上遊客不少,上、下樓時,因為有人數管控之限制,需要先等待。
貝倫塔後來曾作為海關,電報站,甚至燈塔。貯藏室被改造成的地牢,作為監獄。在1983年,貝倫塔和傑羅尼莫斯修道院一起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貝倫塔經常被描繪為歐洲大發現時代(Age of Discoveries)的象徵,以及葡萄牙或里斯本的代名詞。貝倫塔建於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 de Portugal)時期,於1520年完工,用來紀念達伽馬成功航海世界一周,同時為貝倫區的港口及傑羅尼莫斯修道院提供防禦之功能。
建築風格上,大量使用了摩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藝術元素,如,崗亭頂端胡椒粉盒形狀的炮台。另外,塔上亦也裝飾了許多曼努埃爾式的 象徵物,如,粗厚的石繩環繞塔身,點綴石結、渾天儀或是耶穌十字,以及一些其他的動植物元素。其中,還有座位在崗亭底座的石雕犀牛也很吸引人,顯示了葡 萄牙航海家探索海外的功績。不過,我到的時候,忘了看這隻犀牛,有點可惜。
8年前的回憶可能真的太久,剛翻出幸好當年有寫的遊記來看,2015年的貝倫塔就很有名,塔上遊客不少,上、下樓時,因為有人數管控之限制,需要先等待。
貝倫塔後來曾作為海關,電報站,甚至燈塔。貯藏室被改造成的地牢,作為監獄。在1983年,貝倫塔和傑羅尼莫斯修道院一起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貝倫塔算是個小小景點,但是天氣夠好、夠有故事性,對我來說,仍是個難忘的美麗景點。
大炮本人

大炮口望出去是特茹河

從這裡看特茹河
閃閃發亮好漂亮

爬上壁壘頂部的平台望出去的特茹河

貝倫聖母雕像
亦被稱 Nossa Senhora de Bom Successo(聖母成功)、
Nossa Senhora das Uvas(葡萄聖母)、
或 Virgem da Boa Viagem(安全歸來的聖母),
她右手抱著一個孩子,左手拿著一串葡萄

摩爾式崗亭
我個人覺得很像西式布丁的模具

平台上的崗亭共有6個

傳說中有名的犀牛

不確定是否為犀牛本尊

第二層的陽台上望出的景色
陽台上以花邊裝飾的楣和欄杆
寫於2023年9月3日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