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看英國資料時,就對英國食物興趣缺缺,尤其對類以仰望星空派 (Fish Pie) 這種暗黑料理有點陰影,這次來英國的短短幾天,可說與想像一樣,但也有新驚奇。
行前就自己訂下一個不帶泡麵的目標,為什麼?因為我想試試會有多受不了。(不知在自虐什麼…)
先說不喜歡的部分,基本上都是傳統料理,約克郡布丁 (Yorkshire Pudding) 怎麼能被稱為布丁,有著麵包的厚實口感,而且是鹹的。另外,飯店早餐每天都會出現的焗豆(backed beans) ,初次體驗在澳洲,過了這麼多年更不喜歡了,還有甜到像不要錢、口味沒什麼層次的蛋糕。
更受不了跟團都要帶去吃中式料理的安排,我覺得短短幾天痛苦地吃不習慣的當地料理也很好,這樣才有出國體驗的感覺。我們吃了好幾餐中餐,重點是個人覺得都得還好,口味偏油、偏鹹。餐廳空間設計都不好,雖然使用圓桌用餐,但中間無轉盤,夾菜很不方便。空間也都很小,冬天除了有隨身包包、還有大衣,最糟的是,記得我們除夕擠在一家超多人的小餐館吃飯,真的讓我非常不適,更不用提每間中餐館必備的黏黏地板….
英國連飲用水都不平易近人,雖號稱可生飲,但飯店水龍頭裡的水煮開時,水中明顯的混沌挺嚇人的。在機場想要環保愛地球,但喝了口飲水機的水後,立刻決定倒到,這似消毒水的異味實在無法接受,還是改買瓶裝水。
同一道料理因店家不同導致差異很大的是英國平民食物炸魚薯條,第一次吃是在巨石陣附近的Stonehenge Inn,因為不吃牛,當團員們享用牛排時,我換吃炸魚薯條,鮮嫩的魚肉外是薄薄金黃麵皮,外酥內嫩,挺美味的。後來在Charles Dickens常光顧的Ye Olde Cock Tavern酒吧吃的就不怎麼樣,魚肉外的麵皮太厚、太油,最後大家幾乎都切掉皮,只吃裡頭的魚肉。對,我驕傲的跟其他團員們分享自己吃過好吃的炸魚薯條…
短短幾天在英國感到美味都是簡單的食物。最驚艷的是在Sofitel London Heathrow飯店吃早餐時,導遊推薦我們用煙燻鮭魚包哈密瓜,也可以包鳳梨,但個人覺得包哈密瓜更美味,哈密瓜的淡雅香氣很巧味的中和鮭魚的腥味,果肉的清甜也與鮭魚的鹹味完美的結合,美味到連住飯店2天就連吃2天。鳳梨氣味與酸味較強,覺得不如哈密瓜搭配上優異。
除了煙燻鮭魚包哈密瓜,原形食物我覺得普遍不錯,早餐的蘑菇、蕃茄都鮮嫩多汁。飯店水果種類不多,香蕉還不錯,查了一下,英國的香蕉主要由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等拉丁美洲國家出口。
飲料方面,比起有怪味的飲用水,點了幾次紅酒,每次喝都很美味,不過甜、過酸,也沒有澀感,比在台灣喝的都好喝。
最後,來說說英國食物價格,餐廳、速食店的價格都頗高,有一餐龍蝦漢堡大家覺得非常味,在餐廳窗外看價格頓時被嚇壞了,折合臺幣要價約1600元。還有一次我們在集合等團員時,看到速食店最一般的漢堡折合台幣也要約400~500元吧。
最便宜的食物大概是我在超商買的糖果、餅乾。寫著寫著,還是覺得台灣好,不只料理多樣,還有許多蔬菜水果。英國還是偶爾去旅行就好...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