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說:「如果你夠幸運, 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lived in Paris as a young man, then wherever you go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 stays with you, for 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 )我不太懂海明威的意思,因為我在離開巴黎幾年後,就不太想念她了,我的旅遊清單上其實本來也沒有她。
這次再遊巴黎,起因是我在FACEBOOK上放上一張高雄港附近的旋轉木馬照,註記有巴黎的感覺,沒想到收到朋友邀請,想想2次遊巴黎都是剛好有同學在那,可以在物價昂貴的巴黎省去一筆龐大的住宿費,真的很幸運,覺得有機會入住平常法國人的公寓,感覺更幸運。本來預計9月底出發到巴黎,沒想到卻被公司安排那週訓練,很多朋友問我可以跟公司說已排休假嗎? 我只能無奈說主管已提醒最好改機票(放棄受訓機會好像被視為放棄什麼榮耀一樣)。沒錯,所以我只好花錢改機票日期,年紀大小跟隨心所欲程度果然是成反比。
12年後重遊巴黎,感覺城市風貌一樣熟悉,但環境卻又是那麼不一樣。
12年前巴黎遊客不少;12年後遊客多到讓我焦躁。
12年前景點沒有任何警察管你;12年後著名景點幾乎都有警察全副武裝。
12年前地鐵廣播說的只有站名;12年後地鐡廣播用多國語言提醒乘客小心扒手。
12年前參觀博物館排隊只是為了買門票;12年後排隊幾乎都是為了安檢。
12年前氣喘虛虛的爬上聖母院;12年後只能遠遠地望著被燒掉的聖母院。
12年前只能看紙本地圖一直迷路;12年後拜智慧型手機便利之賜,省了好多迷路的時間。
12年前叫車只有計程車;12年後UBER滿街跑。
最後,12年前的歐元比台幣1:44;12年後居然只有1:34!?
12年後重遊巴黎,到訪很多上次沒去或後來想去的地方,人生清單可以一次劃掉好幾個,但仍然有一些遺珠之憾,旅行就是這樣吧,留下一些遺憾才會思念,或許下一個12年還會想要再舊地重遊。
"豬年 = 巴黎旅遊年" 大概是會建立這樣的制約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