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12

Published 6月 12, 2021 by with 0 comment

衝突又美麗的Mezquita-Catedral de Córdoba(上)

DSCF3315
因為太喜歡Mezquita-Catedral de Córdoba,我決定花寫時間對這心目中最美麗的建築物重寫一次,分為上下兩篇。

好不容易從Sevilla下榻的飯店坐計程車抵達火車站,結果因為恐怖分子橫行的 結果,在歐洲連要搭個40分鐘的車,都要經過安檢。總算上了AVE前往Cordoba,沒想到車內這麼舒適乾淨,更訝異地是車上的乘 客都很有水準的刻意壓低音量說話。美中不足的是不知為何車上有一股臭味,幸好 只是短程旅行,否則還真有些難受。火車上的服務員居然跟飛機上一樣發耳機給乘客,但座位上卻找不到如飛機上一樣的耳機插口,偷看坐在身旁肚子圓滾滾的伯 伯,只見他將耳機插在手機孔上,原來如此!讓我頓時有些失望。

DSCF3247
AVE車內舒適乾淨

到了Cordoba車站,馬上找公車站,公車站不難找,但不善坐公車的我,依然不確定怎麼看路線圖,所以向一旁也在 等車的小姐詢問前往Mezquita是 不是這個方向,小姐也不清楚,所以幫我問了一旁的一位先生(西班牙人都很熱心,自已不知道會再協助詢問他人),那先生回答是,沒多久公車就來了,那位先生 也一塊上車,才發現原來他不是乘客,而是車掌,坐到半路,他主動走來提醒我下站下車,咦?公車顯示的下一站不是我用Google找到的站名,為求謹慎,我 又問了一旁的乘客,害羞的婦人聽不太 懂英文,後方另一名乘客則主動告訴我是下站下車沒錯(西班牙人真的是好熱心、好愛搶幫忙),所以我趕快下車。

DSCF3248
與Sevilla相同,街道兩邊盡是橙樹

但因為與先前準備的地圖不同,所以感覺自己像是lost in nowhere,街道上沒什麼人,前面一對韓國情侶居然走進一家店吃飯?!好吧,真的只能靠自己,走著走著,好不容易看 到一個適合問路的婦人,胡亂發音Mezquita? 幸好她聽得懂,親切地拉著我,用手指正確的方向。所以我總算到了目的地。

DSCF3250
一下車
完全不知身在何處
就像lost in nowhere


DSCF3252
鐘塔前一堆遊客

DSCF3253
伊斯蘭情調的庭院

DSCF3254
庭院中種滿了茂盛的橙樹
可惜沒看到結半個果子


由Mezquita-catedral的入口走進,卻不見入內 參觀的指示,用英文問了一旁的清掃的老先生,他害羞但親切地指了指方向,總算要親眼一見。認識Mezquita-catedral的機緣是無意見間在 BBC Travel看到其獨特紅白相間的拱柱,成了此次來訪西班牙的主因。



起源
據傳Mezquita-catedral遺址最初是Basilica of San Vicente,在倭馬亞王朝(Umayyad conquest of Hispania)於西元711年征服西班牙後,該教堂被基督徒和穆斯林分割並共享至西元784年。因穆斯林社區發展,空間太小無法祈禱,於是Abd al-Rahman I將基督教部分買下,785年Abd ar-Rahman I下令將原有教堂結構拆除,建造清真寺。作為回報,Abd al-Rahman 允許基督徒重建其他被毀壞的教堂。然而上述基督徒和穆斯林共享的歷史真實性受到質疑,因為考古證據很少。

清真寺時期
當時Cordoba是穆斯林統治的Al-Andalus地區首都。在Abd ar-Rahman I及其繼任者的領導下,清真寺多次進行擴建。855 年,Muhammad修復了Bab al-Wuzara的大門(今天的 Puerta de San Esteban)。大門裝飾很可能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通常被認為是後來摩爾人大門的重要原型。

最初的Aljama(當時摩爾人和猶太人自治社區)的平面圖採用了大教堂模型,其 靈感來自大馬士革和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因應當時 Cordoba人口發展,Abd al-Rahman II 擴建了清真寺,祈禱大廳向南增加了八個新中殿(nave)。後來教堂向南的延伸,導致原來的朝拜牆(qibla wall)被毀,並建造了新的朝拜牆。據說目前 Al-Hakam II 的壁龕 (mihrab )中的兩對柱子屬於Abd al-Rahman II 時所建的的壁龕。

Abd al-Rahman III統治下,沒有擴建祈禱大廳,而建造新尖塔是他最重要的貢獻,是安達魯斯境內最古老的尖塔。然而擴建庭院導致Abd al-Rahman III拆除它,重新建造的精美尖塔,繼續影響了塞維利亞、馬拉喀什和Rabat的尖塔,甚至一些羅馬式建築的塔樓,現在殘餘的部分已整合到現在的鐘樓中。

Al-Hakam II(Abd al-Rahman III之子)統治時期,政治、經濟和文化輝煌,反應在清真寺上的擴建成就。他的貢獻包括以創新、豐富和創造力的作品,從入口拱門可以看出,這個空間成為領 先全球建築的模範,在新工藝中,使用植物圖案、大理石和馬賽克創造的裝飾概念。另據學者研究,Mezquita-catedral庭院至少在808年就種滿了樹木,是世界上最古老連續種植的伊斯蘭花園。

987~988年,清真寺最後一次大擴建,由Al-Mansur(又稱 Almanzor)下令進行。擴大了庭院和祈禱大廳,並增加八個中殿,相應的庭院向 東擴張,讓建築更加寬敞而勻稱。雙層拱門的數百根新柱子的柱頭設計更簡單,拱門的雕刻是用油漆模仿的,石頭和磚塊之間沒有交替,可能是因製作匆忙。這次的 擴建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



Mezquita-catedral佔地23,400平方公尺,是世界上面積僅次於麥加清真寺的清真寺,也是摩爾人建築中完成度最高、最傑出的作品之一。融合了摩爾建築和西班牙建築風格,歷經多次擴建,風格未受改變,只是面積越來越大,裝飾越來越豐富。

祈禱大廳現在殿內尚存的850根石柱,在在Abd ar-Rahman I及其繼任者們統治時,用於穆斯林祈禱,也是教學和伊斯蘭教法案例(Sharia law)的大廳。祈禱大廳內每行各有29個拱門的翼廊,每個拱門又各有上下兩層紅白相間的馬蹄形拱券,用紅磚和白雲石交替砌成,靈感來自圓頂清真寺,也類似於幾乎同時建造的德國Aachen Cathedral。所有的柱子和柱頭(capital)早期屬羅馬和西哥特式(Visigothic)建築風格,但自Abd al-Rahman II開始,演變為摩爾風格的柱頭。這樣傳統的摩爾式拱門具有其發展獨特、複雜性。印度穆斯林詩人、哲學家政治家Muhammad Iqbal描述其為:「無數柱子,就像敘利亞綠洲中的一排排棕櫚樹」。個人覺得跟棕櫚樹一點都不像,但真的美的無話可說。

DSCF3257
紅磚和白雲石交替砌成的拱柱

DSCF3259
清真寺建築原始部分的柱子和雙層拱門

DSCF3265

DSCF3273

 DSCF3269
上方木製天花版頗具東方風情

DSCF3315
987 年後,al-Mansur擴建部分的祈禱大廳
拱門的設計保持不變,但新柱頭(capital)的細節已大大簡化

DSCF3277
人潮退散了
怎麼拍都覺得不夠

DSCF3278
拱門下是巴洛克時期的畫作
成為一種有趣的混搭風格

DSCF3297
Al-Hakam II擴建下的 壁龕(mihrab)
馬賽克裝飾的 壁龕
不僅是一個指示祈禱方向的地方
其美麗也讓人驚嘆
左右分別為交錯的 maqsura 拱門

DSCF3295
壁龕(mihrab)位在扇貝殼圓頂覆蓋的八角形小房間中
周圍環繞著古蘭經和銘文
在頂部的牆板上為三葉形盲拱(trefoil blind arches)
以及大量風格化植物圖案的裝飾

DSCF3279
我對這種像華美又具阿拉伯風情的裝飾毫無招架之力

DSCF3262
在大教堂的地板下是出土的晚期羅馬馬賽克

DSCF3351
Puerta de San Esteban
最古老的穆斯林式大門之一

DSCF3353
Puerta del Espíritu Santo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0 Comments:

張貼留言